米兰体育网可靠吗:
武陵腹地,天高云阔、资源富集。这里拥有宝贵的世界级资源硒。
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健康中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统筹引领下,硒产业作为特色产业和新兴起的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最新发布的2024SeI指数表明,我国硒产业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其中,坐拥三大世界级硒资源的“世界硒都”恩施州率先突破硒产业综合产值千亿元大关,成为硒产业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动典范。
这十年,恩施州深耕“硒科技”赛道,不断攻克核心技术、搭建多元平台、加快成果转化,引领全国硒产业向新而行。
96.41%、59.53%,这分别是恩施州已探明耕园草地总面积中含硒、富硒土壤占比,均居全国各市州之首。
8月,恩施州中心医院湖北硒与人体健康研究院黄楚鹰博士科研团队主持的硒纳米颗粒(SeNPs)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项目研究成果,登上国际权威期刊《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
“SeNPs不仅填补硒纳米材料在MASH领域的研究空白,更为靶向代谢紊乱与铁依赖型细胞死亡的新型疗法提供实验依据。”湖北硒与人体健康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2015年,恩施州农科院联合相关机构经过上千次试验,完成超聚硒植物堇叶碎米荠转“家种”目标,并提取出硒蛋白。这一技术攻关为硒产业升级打下坚实基础。
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出后,恩施州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硒这一优势资源,在富硒功能食品、富硒营养强化剂、硒与人体健康、硒基础理论等方面做研究开发。
2018年至今,恩施州制定实行全国首部规范微量元素地方综合性法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硒资源保护与利用条例》,出台硒食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推进硒食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高水平发展的意见,明确对硒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采用“揭榜挂帅”等方式,集中突破生物医药、种质资源等涉硒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捷报频传
参与制定的《富硒产品认证技术规范》行业标准发布实施;超聚硒益生菌空间育种试验成功;重大科学技术项目“硒与健康”项目结题验收,申请发明专利7项,编制发布《全球“硒与健康”科技发展蓝皮书》。
这十年,恩施州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强化规划统筹、完善政策保障、加大财政投入,争取涉硒国家级、省级、州级科技项目252个、资金8330万元;主导或参与验证国家、行业、省级标准11项,发布区域标准67项。
“2015年以来,全州先后建成上百家科研平台、扶持培育涉硒企业近千家。硒科研技术经这一些平台为硒产业全链发展赋能。”恩施州硒资源保护与开发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7月以来,上千种硒产品走进国家富硒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待硒含量检测结果。合格的硒产品将走进第十届硒博会。
4月,恩施州农科院开展的堇叶碎米荠新品系通过鉴定。堇叶碎米荠经过提取、酶解、合成等工序,变成硒蛋白、硒肽、硒多糖,被大范围的应用于种植业、畜牧业和食品精深加工。
2024年12月,湖北民族大学成功获批成立硒营养与健康产业学院。这是推动硒技术转化的重要举措,也是产教深层次地融合、服务地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
2015年,全国第一家涉硒检验测试中心国家富硒产品质量检验检验测试中心在恩施州成立;州农科院联合相关机构研发的首个基于堇叶碎米荠来源的硒蛋白食品标准获湖北省卫健委备案。全州初步构建起集检测、研发、生产于一体的科研平台。
此后,恩施州持续推进以“用”为导向的科学技术创新供应链平台建设工作,进一步整合、集聚硒科研资源,推动技术探讨研究和成果转化,加速平台矩阵扩容
建成国家级科创检验测试平台6家、省级平台9家,院士专家工作站18家、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6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家,各级涉硒科创孵化平台68家;有效期内涉硒高新技术企业377家,入库涉硒科技型中小企业768家。
这些平台通过知识共享、国际合作、人才引育、产学研一体,集聚、培养上千名硒科研人才,带动硒产业跳出传统农业,从“硒+食品”“硒+医药”“硒+文旅康养”向“硒+x”全产业链拓展。
2024年,恩施州硒产业综合总产值1016.94亿元,成为全州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瘦肉率53.12%、肌内脂肪高达3.75%的“硒都黑猪”进驻中百、中商、家乐福等连锁超市,除恩施外,在神农架、襄阳等地进行示范推广。
“硒都黑猪”是国内首个完全利用自有资源育成的优质猪品种,实现了湖北生猪国审品种“从0到1”的突破。2024年,湖北华健硒园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参与的“优质生猪新品种硒都黑猪的培育与应用”项目获得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一直以来,恩施州重视科学技术创新、依靠科学技术创新。”州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硒科学技术创新中蕴含巨大的价值,只有落到硒产业上,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十年前,恩施州主要开展富硒红(绿)茶标准化种植示范、人体硒含量现状调查等20多项技术研究,产品开发重点围绕堇叶碎米荠、茶叶、土豆展开,旨在解决农业产业发展问题。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恩施州坚持以“用”为导向,优化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推动创新平台、创新企业、创新人才、创新环境建设,促进硒科技创新与硒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
建立完善高聚硒生物硒蛋白、硒多肽、硒多糖和硒黄酮提取工艺,推进其成为食品添加剂的进程;
研发出富硒精酿啤酒、富硒雪花牛肉、富硒动物口粮、富硒益生菌粉等产品,富硒产品呈多元化发展态势;
“恩施硒茶”“恩施土豆”“硒都黑猪”硒品牌矩阵不断壮大,逐步提升硒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这十年,全州155个涉硒科研项目完成验收,累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33项、实用新型专利93项,产生新工艺新产品336项;登记硒科技成果47项,获省级科技奖励8项,登记硒技术合同359项;注册涉硒企业商标299件。
十分创新,十足发展。如今,领先的硒技术、健全的硒平台、丰富的硒成果助推恩施州从全国硒科研高地向全国硒科创高地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