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兰体育网可靠吗:
?现场调研 ?电话会议 ?业绩说明会 ?路演活动 ?券商策略会 ?其他活动
2025年11月1日,公司组织上市十周年之“投资者走进温氏”系列活动,银华基金、 易方达基金、国投瑞银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鹏华基金、大成基金、新华资产等40 家机构共55位机构投资的人,财联社、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 大河财立方等6家媒体共9名记者参与。部分名单详见附件清单。
董事长温志芬,董事、总裁黎少松,董事、鸡业一部总裁温蛟龙,副总裁、首席财务官林 建兴,副总裁、首席技术官张祥斌,副总裁、董事会秘书蒋荣金,监事、证券事务部部长 黄聪,证券事务代表覃刚禄
一、蒋荣金介绍公司生产经营情况 (一)业绩拆分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约54亿元。分业务来看,公司猪业盈利约65亿 元,鸡业亏损7亿元,水禽亏损约2亿元。 单季度来看,第三季度公司纯利润是19亿元。其中,猪业盈利15亿元,鸡业盈利 5亿元,水禽基本盈亏平衡。 (二)畜禽产量 前三季度,累计销售生猪(含毛猪、鲜品和仔猪)2767万头(其中毛猪和鲜品2499 万头,仔猪268万头);肉鸡(含毛鸡、鲜品和熟食)9.45亿只,其中鲜品销售1.6亿 只,鲜销比例达17%,熟食超1100万只;肉鸭(含毛鸭和鲜品)超3700万只。
公司去年开始探索仔猪外销业务,并将其定位为独立品类开展集中销售,现已建立 良好的仔猪外销渠道。根据前期订单,预计四季度优质仔猪外销约200万头。 (三)主要产业情况 三季度以来,公司强抓基础生产管理和重大疫病防控等工作,畜禽大生产保持稳定, 核心生产指标持续改善。价格这一块,三季度猪价冲高回落;鸡价触底回升,8月后价格 快速反弹,逐步回归合理盈利区间。 1.猪业 第三季度,猪苗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降至约260元/头左右,肉猪上市率93%左右。 公司持续开展猪苗降本、肉猪降本等专项工作。第三季度,公司肉猪养殖综合成本 为6.2元/斤。9月,公司账面肉猪养殖综合成本为6.2-6.3元/斤。 2.禽业 公司肉鸡生产继续保持高水平稳定。第三季度,肉鸡上市率95%左右。 第三季度毛鸡出栏完全成本为5.8元/斤,对应期间饲料原料价格持续上涨有所影响。 8月以来,鸡价快速回暖,符合传统消费旺季特性。9月和10月延续较好鸡价水平。 (四)降风险举措 10月以来,猪价快速下跌,全行业面临阶段性亏损。 1.公司坚持稳健运营。在盈利期,公司持续降低资产负债率,降低财务风险。三季 度末,公司负债率降至49.4%。公司将保持生产经营长期稳定,逐步提升资金安全和 风险抵御能力。 2.公司坚持鸡猪双主业运营。10月份以来,尽管猪业面临阶段性亏损,但公司鸡业 表现较好,实现不错盈利,能有效对冲单业务市场风险。 (五)其他重要事项 1.中期分红 为积极回报股东,在兼顾未来业务发展及生产经营资金需求的前提下,公司三季度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19.9亿元(含税),占前三季度归 母净利润的38%。本次分红已实施完毕。 2.股份回购 2024年9月至2025年9月,公司共回购股票9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3.持续开展中华土鸡文化推广 公司通过多种方式,持续加强中华土鸡消费提振与文化引领,如政企合作建立“中 华土鸡产业基地”、联合同行企业主办中华土鸡长城夜宴活动等,加强花了钱的人中华土 鸡文化的理解,拓宽市场空间。 4.新品牌发布 为顺利推动公司从畜禽养殖企业向食材供应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在原有“温氏食品”品牌的 基础上,公司新增“温氏畜禽”“温氏食材”两个业务品牌,精准细分畜禽、食材和食 品三大业务品类。 二、黎少松作《联农创未来,共享新“食”代》专题报告 公司明确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为聚焦于“高质量增长”。 (一)猪业 1.PSY争取全面突破32,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当前公司PSY达到27头,未来将重点培育高繁殖、高健康、高品质、高韧性、高 抗力的“五高”种猪,持续推进蓝耳净化100%全覆盖。未来争取PSY全面突破32头。 2.优化出栏结构,实现多元化经营 仔猪业务方面,公司将持续通过品种改善、规模降本和服务升级,打造最好养、最 好卖的仔猪。未来,公司将持续朝着仔猪销售规模占生猪总销售规模5%-10%的目标而 努力,形成稳定的收入和利润贡献点。 黑猪业务方面,公司已制定温氏未来黑猪战略,力争未来黑猪出栏占比约5%。公司 长远目标是打造“中国第一黑猪品牌”。
(二)鸡业 1.中华土鸡上市量稳定提升 公司将通过黄鸡北上、毛鸡下乡和优势区域精耕等方式,实现成长目标。 2.向食材食品发力,实现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增量增效 温氏将坚定向食材食品发力,实现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增量增效。当前,公司肉鸡屠宰及深加 工业务占公司肉鸡总销售量约18%,未来目标为提升至40%以上。 3.白羽鸡长期战略投入,先做强再做大 公司现已实现5000万羽一体化白羽鸡公司布局。盈利模式跑通后,凭借公司全国布 局的产业优势,能够迅速复制,扩大白羽肉鸡业务规模。 4.海外布局,探寻增长新空间 当前董事会已明确出海方向并成立探索团队。依托于动保、农牧装备和环保等相关 业务多年出海积累的经验与渠道,优先推进肉鸡业务出海,再逐步将猪业、鸭业推向海 外市场,挖掘国际增长空间。 5.提升竞争力,实现产业生态共生共荣 除主业外,通过提升配套业务竞争力,推动产业生态“共生共荣”。在内生式自我 发展的基础上,未来公司还会积极通过生态圈外延式发展,吸引更多优质产业链公司加 入温氏生态圈,完善产业布局,增强整体竞争力。 (三)总结 过往的温氏,以“自信、诚信、稳健”为底色,深耕农牧食品这一“永续”赛道, 坚守高质量发展初心。未来的温氏,将从“规模增长”转向“质量提升”,致力于成为 “成长的温氏、科技的温氏、绿色的温氏、有担当的温氏、高质量的温氏”。 公司诚挚邀请各位投资者/股东、员工、合作农户、客户与供应商等携手同行,共创 未来,共同迈向温氏的新“食”代。 三、Q&A
(一)养猪业务 1.请问公司怎么样看待当前生猪产能调控政策? 答:公司积极做出响应国家生猪产能调控政策,主动配合淘汰低效产能,合理调降能繁 母猪数量。同时,公司将聚焦生产经营核心,通过强化管理、提升技术水平,推动生产 成绩持续改善,以“高水平发展”实现长期稳健运营。 2.请问公司如何考虑肉猪品牌塑造? 答:白猪方面,当前公司凭借体型优、出肉率高等优势,在市场中已形成良好口碑, 产品存在一定溢价。未来,公司将通过超级公猪技术的广泛应用,逐步提升白猪体型 表现与出肉率,巩固价格上的优势。 黑猪方面,公司将依托差异化品质与品牌运营,打造“中国第一黑猪品牌”,完善 肉猪品牌矩阵。 3.请问公司黑猪育种情况?黑猪养殖的盈利水平、市场规模及未来空间如何? 答:公司自2017年启动温氏大黑猪培育项目,历经8年选育完成6个世代,培育的 黑猪品系具备“高生产效率、大骨架、肉质好”等三大核心优势。与白猪相比,黑猪肉 质风味更优,产品溢价能力更强。从市场环境看,国家支持地方黑猪品种育种研究,当 前黑猪市场供给较为紧缺。随着居民生活质量与经济水平提升,经济发达城市对高品质 黑猪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公司将坚定推进黑猪业务发展,挖掘高端猪肉市场潜力。 4.请问公司如何在终端与已建设很多年渠道和品牌的企业去竞争? 答:鸡业方面,当前公司“天露系列”“佳味”“佳润”等品牌商品市场表现良好, 未来将继续推进向食材食品转型升级,加大品牌与渠道投入。同时,通过与老乡鸡、紫 燕百味鸡等计算机显示终端开展品牌联名合作,提升温氏品牌曝光度与市场认知度。 猪业方面,现阶段更倾向于通过“合作共赢”模式拓展终端。例如,2023年公司与 双汇集团达成战略合作,直接供应生猪,2024年直供规模实现迅速增加。通过与行业龙 头合作,高效切入终端市场,降低竞争成本。
(二)养鸡业务 1.请问公司优先选择将肉鸡业务出海的原因是什么?公司可能的模式是什么? 答:优先选择肉鸡业务出海,主要基于两大核心因素:一是公司中华土鸡品系具备 较强竞争力,肉质、口感符合东南亚市场消费偏好;二是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与我国饮食 文化相近,市场接受度高,便于快速复制单位现在有养殖与运营模式。 公司不会局限于单一模式,将结合目标市场的政策环境、产业基础、消费需求等因 素动态调整,可能采取“合作养殖”“自建基地”“技术输出+品牌授权”等多种模式, 确保业务落地效率与长期盈利。 2.请问公司鸡业产业链从出厂到终端价值链如何分配?未来在哪些环节可多抓盈利? 答:过去公司鸡业业务主要集中于养殖端,对出厂后的流通、销售环节掌控力较弱, 价值链分配相对被动。 未来公司将重点提升“营销渠道掌控力”,通过推进“短链项目”,减少中间流通 环节的损耗与成本,实现“降本增收”。同时,通过品牌升级、产品创新(如推出高附 加值深加工产品),在销售端挖掘更多盈利空间,推动鸡业价值链向高的附加价值环节延伸。 3.公司格外的重视中华土鸡品牌的塑造,请问未来商业模式是如何考虑的? 答:公司在近期北京中华土鸡长城夜宴活动中提出“让中国人爱上中华土鸡”,这 不单单是口号,更是商业模式的核心方向——未来将从多维度构建中华土鸡业务商业模 式: 渠道端:加强终端渠道建设,深化与餐饮企业、商超、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拓宽销售 路径; 产业端:推进研销一体化,联合产业链伙伴开发火锅鸡、盐焗鸡等爆款大单品,切 入年轻消费者消费场景; 行业端:联合其他土鸡养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成立“中华土鸡美食文化推广中心”,共同投 入经费推进品牌推广与文化培育,提升中华土鸡品类的整体市场认知度,形成“行业共
荣”格局; 产品端:深耕分层消费市场,丰富高、中、低端产品层次与形态(如鲜品、熟食、 预制菜),精准匹配不同花钱的那群人需求,推动销售量与盈利水平双重提升。 (三)别的方面 1.关于公司传承的规划与进展? 答:作为社会公众公司,温氏股份将坚持规划式传承路径,年轻一代人才正通过内部“梯 队培养、逐步历练”的方式稳步成长。目前传承进展顺利,公司对企业稳健发展充满信 心。